《生日礼物》原文
① 那一年我过生日,家里很穷,连买菜的钱都没有了。妈妈在屋里摸索了好半天,才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,叹口气说:“拿着去买点菜吧,晚上妈给你们做顿好吃的。”
② 妹妹一听高兴地拍手:“噢,吃好吃的喽!”弟弟却悄悄拉了拉我的衣角,小声说:“姐,别买菜了,留着钱给你买生日礼物吧。”我苦笑着摇摇头:“算了,别买了,咱家没闲钱。”弟弟没再说什么,只是默默地低下了头。
③ 下午,我拿着钱去市场转了一圈。菜太贵了,我实在舍不得花这宝贵的五元钱,只买了些最便宜的萝卜青菜回来。妈妈见了,眼圈有点红,没说什么。
④ 晚上,妈妈特意煮了几个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鸡蛋。饭桌上,大家都沉默着。忽然,弟弟放下筷子,飞快地跑进里屋,不一会儿又跑出来,把一个用旧报纸包着的小包塞到我手里,兴奋地说:“姐,给你的!生日礼物!”我疑惑地打开一看,愣住了:是一个小巧的、闪着光的蓝色玻璃胸针!很漂亮,一看就知道是商店橱窗里摆的那种。
⑤ “你……你哪来的钱?”我吃惊地问。
⑥ “我……我用这些日子放学捡破烂卖的钱买的。”弟弟小声嘟囔着,脸上带着一丝得意。
⑦ “什么?”妈妈“啪”地一声放下筷子,脸色顿时变了,“你这孩子!我说那些旧瓶子报纸怎么老不见,原来你偷偷拿去卖了?家里再穷,也不能让你小小年纪就去捡破烂啊!丢不丢人!”妈妈越说越气,抬手就给了弟弟一巴掌,“谁让你乱花钱的!”
⑧ 弟弟捂住脸,委屈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:“我……我看姐从没过过生日,也没礼物……我就想……就想让姐高兴一次……”他的声音哽咽了,泪水大颗大颗地滚落。
⑨ 我的心里猛地一揪,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刺了一下。昏暗的灯光下,我看着弟弟脸上清晰的指痕和他手里攥着的、抹眼泪的旧报纸,再看看手里这枚闪着纯净蓝光的胸针,鼻子一酸,泪水再也忍不住,模糊了双眼。
⑩ 我攥着那枚小小的、带着弟弟体温的蓝色玻璃胸针,转身冲出了家门……
(尾声往往省略或不明确写出,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)
这篇文章常考察的阅读理解点包括:
1. 情节梳理与概括: 简述弟弟送给“我”生日礼物的经过。
2. 人物形象分析:
* 弟弟的性格特点?(纯真、懂事、体贴、倔强)
* “我”的情感变化?(无奈、惊讶、心疼、感动、愧疚)
* 妈妈的形象?(生活艰辛、疼爱孩子但方式有时简单粗暴、要强/顾面子)
3. 关键语句理解与赏析:
* 第②段弟弟“悄悄地拉了拉我的衣角”、“默默地低下了头”的动作描写作用?(表现弟弟的懂事、体贴和未能达成心愿的失落)
* 第⑦段妈妈为什么打弟弟?她的反应体现了怎样的心情?(认为捡破烂丢人,心疼又生气孩子吃苦乱花钱,生活压力下的焦躁)
* 第⑧段弟弟的话“我就想……就想让姐高兴一次……”体现了什么?(弟弟送礼物的纯粹动机:对姐姐的爱和心疼)
* 重点赏析第⑨段: “我的心里猛地一揪,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刺了一下。” 这是什么描写?有什么作用?(心理描写、比喻;生动形象地写出“我”看到弟弟挨打受委屈时内心的剧烈疼痛、心疼和自责。)“攥着”、“带着弟弟体温”、“闪着纯净蓝光”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?(“攥着”体现珍视;“弟弟体温”体现亲情温暖;“纯净蓝光”象征弟弟纯真的心意,与前文的“丢人”形成对比,突出亲情的珍贵。)
* 结尾“攥着...冲出了家门...”可能蕴含了“我”哪些复杂的情感?(对弟弟的愧疚、心疼、感动;对母亲打弟弟行为的不理解和委屈;内心情感的强烈冲击,需要宣泄或做点什么。)
4. 环境描写的作用: 第⑨段“昏暗的灯光下”渲染了怎样的氛围?(沉重、压抑、悲伤,烘托人物复杂痛苦的心情。)
5. 标题作用: “生日礼物”这个标题好在哪里?(点明核心事件;这礼物承载着弟弟深厚的爱,是全文情感的凝聚点;暗示主旨:亲情的可贵与理解的重要。)
6. 主旨理解: 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?(歌颂了纯真无私的手足亲情;揭示了贫困生活中孩子早熟的懂事;表现了因误解而产生的愧疚;呼吁家人之间需要更多的理解与沟通。)
7. 象征意义: “蓝色的玻璃胸针”有何象征意义?(象征着弟弟纯净、透明、毫无杂质的手足之爱;象征着在贫困生活中依然闪烁的温暖与希望。)
这篇短文因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,成为阅读理解训练的经典篇目。希望这份原文和要点梳理对你有所帮助!